安藤忠雄的愛戀之水
文、攝影\李清志
不論是西方或東方的宗教,「水」這個元素一直扮演著「潔淨」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在宗教儀式過程中,用水來淨身、沐浴,亦或是洗手、浸沒等動作,都有其宗教上的象徵符號意義。安藤忠雄在許多的建築作品中,都曾經運用「水庭」作為空間的意境表現,但是在淡路島的「真言宗水御堂」與淡路夢舞台的「海之教堂」這兩個案子上,卻是將建築空間置於水面下的特殊例子,而這兩座建築又恰巧是代表東、西方兩個代表性的宗教空間。
安藤的睡蓮情節
日本人對於法國印象派的作品一直是情有獨鍾,一方面是因為印象派畫家從日本浮世繪得到許多創作靈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日本人對近代歐洲藝術文化的憧憬與仰慕,從許多日本富商貴族蒐購印象派作品就可以感受得之。甚至在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中,包括直島地中美術館、大山崎山莊美術館、以及京都陶版名畫庭園,都可以看見印象派作品的蹤跡,特別是莫內的「睡蓮」更被日本人視為是印象派作品中的珍寶。
安藤忠雄也曾表達自己對於法國印象派一種渴求救贖的心境,在他文中寫道「在如此混雜的生活當中,我帶著一種渴望得到救贖的心情,常常前往羅浮宮的分館\橘園美術館,看著雷諾瓦、西斯萊、巴西爾等可說是耽溺之美的印象派作品,而得以暫時鬆下一口氣,得到心靈上暫時的安歇。」對於莫內的「睡蓮」更是如此,「莫內的睡蓮中,我認為也帶有那種屬於東方的、對於水的觀感與看法。東洋的浮世繪影響了巴黎的畫家們,而其中莫內所畫的睡蓮更透過我的身體使得花朵能於東方的日本再次綻放。」
1991年安藤忠雄在淡路島建造了一座全新面貌的寺廟\真言宗水御堂,這座寺廟一反過去傳統大屋頂的寺廟形式,在基地上建造了一座圓形的蓮花池,並且在池中種植了五百株蓮花,開花時節,整個水池佈滿燦爛的蓮花。剛開始所有的信眾與僧侶都反對這樣的建築設計,因為傳統的大屋頂是佛教權威的象徵,許多京都來的僧侶都反對這樣的設計,不過安藤忠雄認為權威的時代已經過去,佛教寺廟建築也應該嘗試新的建築挑戰。
事實上整座水御堂寺廟建築,是在寺廟上方放置一座蓮花池當屋頂,池塘中央有一座將蓮花池一分為二的樓梯做入口,由此階梯往下進入水御堂。安藤忠雄巧妙地在水御堂牆面上塗刷朱紅色油漆,因此在陽光西曬射進水御堂時,整座殿堂彷彿染上了鮮紅色般地金碧輝煌,正如一座鮮紅色燦爛的西方淨土世界。
「蓮花對於佛教本身便是一種極致神聖的象徵性存在。而且在水中有心靈得以安歇與喘息、在自然中生命得以孕育成長,有如此一貫的故事性。」安藤忠雄曾表示。也因此他在水御堂設計了燦如蓮花的寺廟屋頂,而1994年在京都陶版名畫庭園案中,他甚至將莫內的畫\「睡蓮」,直接放在水池裡面,強烈而直接地顯現他的「睡蓮情節」,同時也創造出了一種令人感覺喘息、安歇的水庭空間氛圍。
後來真言宗水御堂大受歡迎,來此參拜的信眾日益增多,住持開始有些不耐煩,因此下了逐客令,後來甚至規定參拜者必須繳交日幣三百元,不過就當這項規定實施後半年,就發生了嚴重的阪神大地震,地震震央就在水御堂不遠處,安藤忠雄認為這是上天對水御堂的警告,然而水御堂蓮花池卻沒有破裂,這也是建築師安藤先生引以為傲的地方。